中国思想史大纲钱穆简介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江苏无锡人,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中国思想史大纲》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几千年思想发展脉络的学术巨著,涵盖从先秦诸子到晚清民国的思想演进,被誉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经典。

钱穆的学术背景与贡献

钱穆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教授。1949年,他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移居台湾,继续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他的学术视野横跨经史子集,集传统国学之大成,被誉为“最后的通儒”。

《中国思想史大纲》的核心内容

《中国思想史大纲》以中国思想史为主线,从先秦诸子到晚清民国,全面梳理了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书中不仅探讨了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源流与演变,还分析了思想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钱穆强调,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在于教育,其目的是教人如何做人,将思想与行为紧密结合,注重实践与人生的统一。

书籍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中国思想史大纲》自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均享有盛誉。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思想启蒙读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书中对中国思想史的系统总结和深刻分析,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

钱穆的《中国思想史大纲》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视角,为中国思想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本书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思想,也为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文《中国思想史大纲钱穆简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59571.html

相关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核心特征包括鲜明的政治导向性、系统的组织规划性、动态的实践适应性以及全员参与的协同性​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管理领域的独特属性。 政治导向性体现在始终以国家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确保教育内容与政策方向高度一致。组织规划性强调通过制度设计、课程体系和资源调配实现教育目标的层层落实,形成闭环管理。实践适应性要求根据社会变迁、技术发展和群体特点灵活调整方法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集中体现为鲜明的政治导向性、系统的理论科学性、广泛的实践渗透性以及动态的时代适应性。​ ​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服务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政治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根本目标,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在中国语境下,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理论灌输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核心特征是鲜明的政治导向性、系统的理论性以及强烈的实践性​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其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属性。 政治导向性体现在教育内容始终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政治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理论系统性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注重思想方法的训练而非碎片化灌输。实践性要求教育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鲜明的党性原则、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突出政治优势、以及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等方面。 1. 鲜明的党性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要求***员在认识、实践和价值观上与党的主张保持一致。无论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党性原则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求。 2.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是干嘛的

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1. 思想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时代脉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政治塑造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史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史的核心特征体现为 ‌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历史继承与时代创新的结合 ‌,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深度融合 ‌。其发展始终围绕社会意识形态需求,通过教育手段传递主流价值观,形成动态演进的体系。 ‌鲜明的阶级属性 ‌ 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均服务于统治阶级意志,如中国古代的儒家教化、近代革命时期的红色教育,均体现意识形态导向性。教育内容与方式随政权更迭而调整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pdf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PDF是研究思想教育与心理机制交叉领域的电子资源,核心价值在于​ ​揭示教育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情感驱动与行为转化策略​​,适用于教育者、政策制定者及心理学研究者。​ ​ ​​认知规律与教育设计​ ​ 这类PDF通常涵盖学习者注意力分配、记忆强化等理论,例如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激活逻辑思维,或利用框架效应提升政策宣传效果。重点解析个体在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的信息加工模式。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知识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的核心内容,其核心在于​ ​系统性理论指导​​、​ ​实践性育人功能​​和​ ​时代性发展特征​​。​ ​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精神培育、道德法治意识强化​​,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行为规范。​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涵盖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强调用科学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例如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都讲了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研究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一学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融合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发生过程以及教育目标、任务、环境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核心内容 理论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方法是通过心理学手段与思想教育结合,解决个体心理困惑并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实践策略,其核心在于个性化关怀、双向互动与系统性支持。​ ​ ​​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疏导​ ​ 心理疏导需根据学生性格、成长背景差异定制方案,例如对独生子女群体侧重人际交往训练,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经济援助并重。通过一对一咨询、匿名问卷等方式精准识别需求,避免“一刀切”说教。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思想史上的四大突破

中国思想史上的四大突破 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进程中,有四个时期发生了重大突破,分别是春秋战国之际、汉晋之际、唐宋之际和明清之际。 春秋战国之际:从“礼坏乐崩”到“道为天下裂” 背景 :周代整体秩序崩解,礼坏乐崩,社会动荡。 突破 :诸子百家兴起,哲学突破,思想自由发展。 影响 :奠定了中国思想史的基础,影响后世两千多年。 汉晋之际:个体自由与群体秩序 背景 :汉帝国分裂,社会动荡,儒家信仰动摇。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管理思想史心得

中国管理思想史心得可归纳为以下核心要点,结合古代管理实践与现代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古代管理思想的核心特征 以人为本 以“人”为核心,强调君主需具备“九德”(如宽厚、恭敬、廉洁等),通过“知人”“安民”实现德治,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德治与中庸 夏商时期融合“天命”与“德治”,君主以身作则,臣子需遵循中庸之道,避免极端行为,确保社会稳定。 组织与分工 初期形成“官”“百僚”等政治机构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古代思想史简介

​​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脉络,以“天人合一”为哲学根基,历经诸子百家争鸣、儒道互补、佛学融合等阶段,形成了​ ​注重伦理实践​​、​ ​追求社会和谐​​、​ ​强调内在修养​​的独特体系。其思想精华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亚文化圈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 ​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催生了中国哲学的“轴心时代”。儒家以孔子为宗,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伦理观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近代思想史思维导图

​​中国近代思想史思维导图的核心脉络可提炼为“救亡图存”与“思想启蒙”两条主线​ ​,聚焦​​西学东渐、制度变革、文化论争​ ​三大关键领域,通过​​关键人物、思潮演变、社会影响​ ​三大维度系统梳理。 ​​西学东渐的冲击与回应​ ​ **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推动“中体西用”,严复译介《天演论》引入进化论,科学民主思想逐步渗透传统知识体系。

2025-05-18 资格考试

古代军事思想ppt

古代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其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经典理论和实践成果。这些思想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结晶,也为现代军事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以下从多个方面展开介绍: 1. 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概念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围绕战争观、国防思想、作战思想、建军思想及军事哲学展开。它强调战争的正当性、策略性及和平理念,主张“慎战”与“重战”相结合,追求以德服人、以智取胜的目标。 2.

2025-05-18 资格考试

钱穆《中国思想史》

‌钱穆《中国思想史》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脉络的经典著作, ‌以‌贯通古今的视角 ‌、‌简明清晰的叙述 ‌和‌文化本位的立场 ‌三大亮点,系统梳理了从先秦到清末的中国思想演变历程。该书突破学派分野,注重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根基的钥匙。 分点论述核心内容: ‌思想发展主线 ‌ 以儒家思想为轴心,串联道家、墨家、佛学等流派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法律思想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法治智慧的结晶,其核心脉络可归纳为“​ ​礼法融合的治理传统​​”“​ ​儒法并重的思想交锋​​”和“​ ​近现代法治转型的探索​​”三大主线​ ​。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当代依法治国,中国法律思想始终围绕社会秩序、道德伦理与制度创新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 ​​礼法融合的治理传统​ ​ 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奠定了礼法结合的基础

2025-05-18 资格考试

中国思想史概述论文

中国思想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的诸子百家争鸣到现代的思想解放与融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观念。 一、古代思想的萌芽与繁荣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爱、礼义,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家思想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法家思想 :以韩非子为代表,强调以法治国、权术势结合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有哪些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核心是​ ​通过系统化理论教育引导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和道德规范,​​关键原理包括导向性、实践性、渗透性和主体性​ ​。 ​​导向性原理​ ​强调教育必须明确政治方向和社会价值目标,确保内容与国家意识形态一致,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实践性原理​ ​要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活动深化认知,避免脱离实际的说教。

2025-05-18 资格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是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 1.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核心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思想品德形成规律 :探讨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及其发展过程(知、情、意、行)。

2025-05-18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