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涵盖能源高效转换、动力系统设计、环保技术三大核心领域,旨在培养掌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基础理论,以及锅炉原理、制冷技术、新能源应用等实践性内容,结合实验、实习与项目设计,全面提升学生解决能源工程问题的能力。
-
基础理论课程
工程热力学研究能量转换规律,流体力学分析流体运动特性,传热学探讨热量传递机制,这三门课程构成专业基石。材料力学与机械设计基础则为设备结构设计提供支撑,而自动控制原理是智能化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 -
专业核心课程
热能方向聚焦锅炉原理、燃烧学、火电厂系统;制冷方向侧重制冷原理、空气调节技术;新能源方向涉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热工测试技术与能源系统管理课程则强化数据分析和优化能力。 -
实践与创新环节
通过金工实习、拆装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可深入理解热力设备运行原理。部分高校开设CFD仿真、热泵技术等前沿课程,结合企业合作项目,培养创新应用能力。
能源与动力工程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学生既能掌握能源转换的底层逻辑,也能适应行业技术迭代。选择该专业需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并对机械设计或环保技术有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