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在于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从材料选择、施工技术到验收标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以下从材料、施工过程和验收三个方面详细展开。
1. 材料质量控制
- 材料质量检查:严格检查水泥强度、安定性及是否超期使用;确保砌块达到龄期要求,避免使用不合格材料。
- 砖块含水率:砖块在砌筑前需提前1~2天浇水湿润,混凝土砖除外。含水率检查可通过现场断砖观察截面四周融水深度是否符合15~20mm的要求。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砌筑砂浆要求:砂浆需具有适宜的流动性和保水性,稠度根据砌体材料种类和气候条件调整,避免泌水、分层等现象。
- 组砌方式: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清水墙和窗间墙不得有通缝;混水墙中长度大于300mm的通缝每间不超过3处。
- 临时施工洞口:按照规范设置临时施工洞口,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性。
3. 验收标准
- 灰缝饱满度:砖墙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砖柱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
- 芯柱浇筑:每次浇筑高度宜为半个楼层,不得超过1.8m;浇筑前需清理孔内杂物并冲淋孔壁。
总结
砖砌体工程质量控制贯穿于材料、施工和验收的全过程。通过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规范施工操作以及严格执行验收标准,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