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抹灰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包括基层处理、材料选择、分层施工、防裂措施和养护管理五大核心环节。其中,基层必须清洁湿润,材料需复验合格,分层厚度不超过35mm,不同基体交接处需挂加强网,且完工后需保湿养护7天以上,确保粘结牢固、无空鼓开裂。
-
基层处理:抹灰前需彻底清除尘土、油污,并洒水润湿或涂刷界面剂。混凝土基体应采用专用界面砂浆增强粘结,砌块墙面需提前30天以上陈放。阴阳角处需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高度≥2m,每侧宽度≥50mm。
-
材料控制:水泥需复验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区域须用防水砂浆,石灰膏熟化期不少于15天。严禁水泥砂浆与石灰砂浆交叉混用,罩面石膏灰不得覆盖水泥砂浆层。
-
分层施工:每遍抹灰厚度宜为5-10mm,总厚度≥35mm时需加钢丝网等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挂耐碱玻纤网,搭接宽度≥100mm。分格缝间距宜≤6m,滴水槽深度宽度均≥10mm。
-
防裂空鼓:施工后24小时内防止快干、水冲或振动。外墙抹灰前应堵塞孔洞并安装门窗框,室内抹灰宜在砌筑完成28天后进行。空鼓面积超过400cm²需返工,裂缝需用专用砂浆修补。
-
养护验收:水泥砂浆抹灰层需保持湿润养护7天,冬季施工环境温度≥5℃。验收时立面垂直度偏差≤4mm(普通抹灰),表面平整度≤3mm(高级抹灰),分格缝直线度偏差≤3mm。
抹灰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墙面耐久性和装饰效果,施工中需严格按工序操作,并加强过程检查。对于特殊环境(如高温、低温或潮湿区域),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最终成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