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材料选型不当、砂浆强度不足、灰缝不饱满、组砌方式错误、墙体开裂及渗漏水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关键防治要点在于严格选材、规范施工工艺、加强节点处理及后期养护。
-
材料问题
轻质砌块吸水率过高或几何尺寸偏差大,导致抹灰层厚度不均引发裂缝;饰面砖质量不达标(如翘曲、裂缝)易脱落渗水。需优先选用低吸水率砌块,饰面砖应选择强度高、干缩变形小的产品。 -
砂浆与灰缝缺陷
砂浆强度不足或配合比错误会降低密实度,形成渗水通道;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80%或存在透明缝、假缝,削弱砌体整体性。防治需采用洁净中砂、严格计量,推广“三一砌筑法”确保灰缝密实。 -
组砌工艺错误
通缝、马牙槎留置不规范或干砖上墙导致粘结力差。应提前浇水湿润砌块,按皮数杆控制层高,组砌时上下错缝,转角处同步砌筑,严禁碎砖填缝。 -
节点处理不当
门窗过梁搁置长度不足、墙体顶部斜砌不密实或构造柱夹渣,易引发局部开裂。需预留30-50mm空隙,7天后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嵌填;过梁两端伸入墙内不少于250mm。 -
渗漏与裂缝
外墙脚手洞未封堵、不同材料交接处未挂钢丝网,导致雨水渗透。抹灰前需基层“毛化处理”,分格缝注柔性防水材料,穿墙管道周边用密封胶封闭。
通过全过程控制材料、施工及验收环节,结合针对性构造措施(如设置控制缝、局部配筋),可显著减少质量通病。定期检查维护是关键,尤其对已出现裂缝需及时灌浆或加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