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维护文化安全的核心在于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主动抵御不良文化渗透,并通过学习、传播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筑牢思想防线。 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
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正确价值观
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其精神内核。通过参与红色教育基地实践、经典诵读等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例如,结合课程思政内容,辨析西方思潮中的隐蔽性价值观输出,避免盲目推崇外来文化。 -
提升媒介素养,守好网络阵地
网络是文化交锋的前沿阵地。大学生需培养信息鉴别能力,警惕社交媒体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贬损等内容。主动传播正能量,如制作短视频科普非遗技艺、撰写博客驳斥文化偏见,用青年语言传递文化安全理念。 -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传播力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参与校园文化产品创作。例如,设计国潮IP、开发文化类小程序,或通过AI技术复原古建筑模型。创新形式能更有效地吸引同龄人关注,扩大文化影响力。 -
参与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在涉外活动中主动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文化,如用外语解说《论语》智慧、组织中外学生共庆传统节日。通过学术合作、社交媒体等渠道,纠正国际误解,提升文化话语权。
文化安全是无声的保卫战,大学生既是受益者更是主力军。从日常点滴做起,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守护文化根脉,方能真正实现“青年强则文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