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恭王府是清代和珅、庆亲王永璘、恭亲王奕䜣等历史名人的府邸,承载了半部清朝史。这座顶级豪宅最初由权臣和珅修建,后历经庆王府、恭王府的变迁,最终成为北京保存最完整的王府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和珅宅第时期(1780-1799年)
乾隆年间,和珅凭借权势修建了这座逾制豪宅,其奢华程度甚至超越王府规格。府内锡晋斋用楠木建造,后罩楼藏有巨额财富,嘉庆抄家时曾感叹“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
庆王府时期(1799-1850年)
和珅倒台后,嘉庆将宅邸赐予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曾公开表示“不要江山要豪宅”,但府邸因爵位世袭递减被收回。 -
恭王府时期(1850-1898年)
咸丰帝将府邸转赐六弟奕䜣,恭王府由此得名。奕䜣是洋务运动核心人物,在此主持外交事务,府内西洋门、大戏楼等建筑融合中西风格。 -
末代变迁与保护
民国时期,恭亲王溥伟因财务问题将府邸抵押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接管。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次修缮,2008年全面开放,成为展示清代王府文化的活化石。
如今,恭王府的三绝一宝(后罩楼、西洋门、大戏楼和福字碑)仍吸引游客探秘,而府内每一块砖瓦都在诉说着权力更迭与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