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就业率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整体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但青年失业率高达17%,灵活就业群体突破2.3亿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加剧。
-
整体就业率与失业率
当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1%-5.3%区间,25-59岁主力就业群体失业率仅4.1%,但16-24岁青年失业率长期超过17%。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第三产业贡献超48%的就业岗位,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核心领域。 -
重点群体就业困境
- 高校毕业生: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约55.5%,近半数未实现正式就业,2025年预计1222万毕业生将加剧竞争。专业冷热差异显著,人工智能专业起薪1.2万元,而历史学仅4500元。
- 农民工群体:2.4亿农民工中,建筑从业者减少18%,转向物流、家政等服务行业,“夫妻工”家庭式迁移占比升至65%。
-
就业质量隐忧
非全日制就业者占比19%,2300万人处于“在职待岗”状态,4100万灵活就业者日均工作不足4小时。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出现“共享用工”模式,员工实际收入下降32%。 -
区域与产业分化
长三角制造业用工环比增长22.4万人,而东北传统工业闲置产能达12%。经济发达省份吸纳全国36.22%的就业人口,但就业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差异显著。
未来需关注产业结构优化与技能培训匹配度,同时警惕“不完全就业”对居民收入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