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未经允许拿孩子压岁钱属于违法行为。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的赠与,所有权归孩子所有,家长仅享有代为保管的权利,未经孩子同意或非为孩子利益擅自处分压岁钱,可能构成侵权。
-
压岁钱的法律性质
压岁钱属于民法上的赠与行为,根据《民法典》规定,赠与财产一经交付,所有权即转移至受赠人(孩子)。即使孩子未成年,其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依法享有财产权,家长无权将压岁钱视为己有。 -
家长的监护职责与限制
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代为保管压岁钱,但处分孩子财产需以维护其利益为前提(如支付学费、医疗费等)。若擅自挪用压岁钱用于个人消费或家庭开支,即违反《民法典》关于“监护人不得损害被监护人财产权益”的规定。 -
孩子的财产支配权
- 8周岁以下:无民事行为能力,压岁钱由家长全权代管。
- 8周岁以上:可独立实施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消费(如购买文具),但大额支出需家长同意。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引导其合理使用压岁钱。
-
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法院判例明确,家长未经允许取走孩子压岁钱且无法证明用于孩子利益的,需全额返还。例如,父母离婚后一方私自挪用孩子存款,法院判决返还并强调“监护人不得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
总结:压岁钱是孩子的合法财产,家长应依法保管并合理引导使用。擅自挪用不仅违背法律,还可能影响亲子关系。建议通过家庭协商制定压岁钱管理计划,培养孩子的财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