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擅自使用孩子压岁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压岁钱属于孩子受赠所得的个人财产,家长仅享有保管权而非所有权。若未经孩子同意挪用,可能涉及侵犯未成年人财产权,但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量资金用途(如用于孩子教育等合理支出)等因素。
关键法律要点解析
-
压岁钱的法律属性
压岁钱是长辈赠与孩子的财物,依据《民法典》第19条和第34条,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其财产受法律保护。 -
家长的权限边界
- 保管义务:父母可代管压岁钱,但不得擅自处分(《民法典》第35条)。
- 合理使用例外:用于孩子生活、教育等必要支出时,一般不认定违法。
-
违法行为后果
若家长恶意挥霍或侵占压岁钱,孩子成年后可主张返还,监护人还可能被法院撤销监护资格(《民法典》第36条)。
给家长的建议
建议开设孩子专属银行账户存放压岁钱,或与孩子协商资金用途,既保障其财产权,也培养理财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