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婚姻法草案是谁起草的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草案由中央妇委起草小组主持完成,邓颖超担任组长,王汝琪负责执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部法律废除了封建婚姻制度,确立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原则,成为新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1. ​起草背景与任务分配​​:1948年解放区妇女工作会议期间,***将起草任务交给中央妇委,强调需参考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并结合解放区实际调研。邓颖超率队成立起草小组,成员包括帅孟奇、康克清等,王汝琪凭借法律专业背景担任执笔人。

  2. ​核心争议与决策过程​​:起草中最大的分歧是离婚自由条款。邓颖超坚持“一方要求离婚即可离”,认为这是解放受封建压迫妇女的关键,最终该主张被采纳。草案历经41次修改,每条条款均经反复讨论,例如框架多次推翻,部分条款修改达40次。

  3. ​历史意义与实施影响​​:1950年4月通过的《婚姻法》明确禁止包办婚姻、重婚纳妾,确立一夫一妻制。***称其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法律实施后妇女自杀率显著下降,自由恋爱观念逐步普及。

这部法律的诞生展现了立法与群众需求的深度结合,至今仍是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的典范。如需了解具体案例或延伸影响,可进一步查阅相关历史档案。

本文《第一部婚姻法草案是谁起草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76231.html

相关推荐

执行草案到正式实施需多久

从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时间因法律类型和复杂程度而异,但综合权威信息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常规时间框架 简单法律草案 :1-2年 涉及领域窄、争议小,如专项法规修订,通常需1-2年完成审议、修改及实施。 复杂法律草案 :3-5年或更久 如民法典制定,需多年反复研究、修改,受政策调整、社会热点等多重因素影响。 二、关键流程时间 起草与初审 :数月至数年 立法部门起草后提交审议,需多次修改完善。

2025-05-19 会计考试

草案公示后多久实行

草案公示后多久实行,取决于草案的性质、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分点说明: 1. 征求意见的反馈截止时间 一般情况下,草案公示期为10天至30天,用于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例如,《磐安县“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草案)》公示期为30天。 2. 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实施时间 地方性行政法规通常自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如果公布后不立即施行会影响法规的实施效果,则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

2025-05-19 会计考试

草案到正式实施最快需多久

​​从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最快周期可缩短至3个月​ ​,但需满足立法流程简化、利益相关方协调高效、政策优先级高等关键条件。以下分点解析核心要素: ​​立法流程优化​ ​ 部分国家通过紧急立法通道(如欧盟《数字服务法》紧急条款)可将流程压缩至60-90天,前提是草案争议小、技术评估完备。例如,2024年英国《在线安全法案》修正案因跨党派共识,从草案到生效仅用11周。 ​​利益相关方协同​ ​ 企业

2025-05-19 会计考试

法律草案到正式实施需多久

法律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时间因法律性质、复杂程度及程序差异较大,通常需 1-5年 ,具体如下: 基础流程时间 立法审议阶段 :一般需经过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每次会议包括初审、分组讨论等),耗时约 3-6个月 。 社会公示与反馈 :征求意见期通常为 1个月 ,地方性法规自公布后30日内施行。 最终表决与公布 :通过后需签署、公布,整个流程约需 1-2年 。 复杂法律案例 涉及面广

2025-05-19 会计考试

规划草案到正式实施需多久

从规划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时间因具体项目和地区而异,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编制与公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议决策、批准发布和实施准备。整个过程可能需要数月到数年不等。 编制与公示 : 相关部门或机构根据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编制规划草案。 草案编制完成后,会通过政府网站、公告栏等渠道向社会公示,确保公众知情。 征求意见 : 在公示期内,公众和相关利益方可以对草案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5-05-19 会计考试

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流程

​​从草案到正式实施的流程,本质上是将政策或标准从构想转化为可执行规范的系统工程,其核心包括需求调研、草案起草、意见征集、技术审查、审批发布、宣传推广和实施监督7个关键环节。​ ​ ​​需求调研与精准定位​ ​ 任何草案的起点都源于实际需求。通过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调研,明确痛点和目标。例如,环保标准需结合地方产业特点,确保草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科学起草与专业协作​ ​

2025-05-19 会计考试

结婚草案到正式实施需多久时间

结婚草案从提出到正式实施,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起草、征求意见、审议通过和正式实施。具体时间因草案内容和审批流程而异,但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到一年以上。 起草阶段 在起草阶段,相关部门会根据社会需求和政策目标,制定初步的草案内容。这一阶段可能涉及法律专家、社会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多次讨论与修改。 征求意见阶段 草案形成后,会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一过程通常持续数周至数月

2025-05-19 会计考试

民事草案83条正式实施是哪一年

民事草案83条正式实施是在2024年 。 《民事强制执行法》第83条明确了法院在实施强制执行时,必须遵循合法、合理和必要的原则,以确保执行措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这一条款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完善民事执行机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执行效率,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2025-05-19 会计考试

人大立法草案 草案到正式实施需多久

​​人大立法草案从提交到正式实施通常需要1至5年不等,具体时长取决于草案的复杂性、争议程度和社会关注度。​ ​简单专项法规可能1-2年完成,而重大法律(如民法典)因需多轮审议和调研,往往耗时3-5年。​​关键因素包括审议阶段数、意见征集范围和政策优先级​ ​,且公布后通常预留3个月以上缓冲期才施行。 ​​起草与提交阶段​ ​ 草案由相关部门或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立法机关前需内部论证和修改

2025-05-19 会计考试

草案到正式颁布一般多久

​​从草案到正式颁布通常需要1至5年不等,具体时长取决于法律复杂度、社会关注度及政策优先级​ ​。简单专项法规可能1-2年完成,而重大法律(如民法典)因需多轮审议和广泛征求意见,往往耗时3-5年甚至更长。​​关键因素​ ​包括:草案类型、争议程度、立法程序效率及外部政策变化影响。 ​​草案起草与审议阶段​ ​:立法部门或专家团队起草后,提交立法机关审议。简单草案可能数月通过

2025-05-19 会计考试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

​​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拟设定需遵循严谨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核心在于明确立法目的、规范条款逻辑、确保法律适用性,并符合Google EEAT标准(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 ​ ​​立法目的与范围界定​ ​ 法律草案的起草需开宗明义,明确立法目标和调整范围。例如,针对数据安全立法时,需界定“关键数据”范畴,避免条款模糊导致执行争议。条款应直接回应社会需求,如《个人信息保护法

2025-05-19 会计考试

政策法规文件起草说明

政策法规文件的起草说明是立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明确文件制定的背景、依据、必要性和主要内容,为立法审查和实施提供依据。起草说明的核心作用包括:理清立法思路 、说明文件制定的必要性和依据 、明确文件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以及为后续审查和修改提供参考 。 1. 背景说明 起草说明应首先阐述文件的制定背景,包括现实问题的分析、法律依据、政策要求以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例如

2025-05-19 会计考试

立法草案起草说明

​​立法草案起草说明是法律制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在于清晰传达立法目的、依据及主要内容,同时需兼顾专业性与公众可读性。​ ​起草说明的质量直接影响立法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需重点突出​​逻辑严谨性、依据充分性、条款关联性​ ​三大要素,并符合搜索引擎优化(SEO)的基本规范以扩大传播效果。 明确立法背景和必要性。用简明语言阐述社会问题或法律空白,引用权威数据或案例支撑立法紧迫性

2025-05-19 会计考试

法律草案起草主体

法律草案起草主体通常包括立法机关的专门工作机构、相关行政机关和授权的特定组织或个人。 1. 立法机关的专门工作机构 立法机关的专门工作机构是法律草案起草的主要主体。这些机构通常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它们负责对法律草案进行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草案文本。这些机构在起草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确保草案符合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则。 2. 相关行政机关

2025-05-19 会计考试

行政强制设定时起草单位

‌行政强制设定时的起草单位通常是 ‌具有相关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 ‌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其核心任务是确保强制措施‌合法、必要、程序正当 ‌。‌关键亮点 ‌包括:①起草主体需具备法定职权;②内容须符合比例原则;③需经过公开征求意见等程序。 ‌起草单位资质要求 ‌ 只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行政机关(如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或经国务院批准的机构才能作为起草主体。例如,《行政强制法》规定

2025-05-19 会计考试

民法典起草单位

民法典起草单位如下: 牵头单位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民法典编纂工作,是起草工作的核心单位。 参与单位 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等,共同参与起草和研讨。 工作小组与专班 成立了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和专班,进一步细化工作分工与推进力度。 总结 :民法典起草工作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多部门共同完成

2025-05-19 会计考试

草案初稿起草说明

​​草案初稿起草说明是立法或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后续流程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 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梳理立法必要性​ ​、​​明确框架逻辑​ ​、​​整合多方意见​ ​,并通过​​结构化表述​ ​为后续修改提供基础。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必要性论证​ ​ 草案初稿需开宗明义说明立法背景,例如通过​​数据分析​ ​(如火灾事故率、水源污染案例)或​​政策依据​

2025-05-19 会计考试

起草法案流程

起草法案的流程通常包含以下关键步骤,不同国家的具体程序可能有所差异,但核心环节基本一致: 一、法案的提出 提案主体 由立法机关成员、行政机构(如总统、州长)、政党领袖或私人团体提出。 初步草案 提案人需形成法律草案,包括拟议条款、法律架构等。 二、法案的审议 委员会审查 法案提交至相关委员会(如司法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由专家小组进行初步审查和修改。 公开听证会 委员会组织听证会,邀请政府官员

2025-05-19 会计考试

民法典是谁起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牵头起草,汇集了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学术界等多方力量,历经五次编纂终成“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关键亮点包括:​​专班负责人黄薇全程统筹​ ​,​​12人核心团队分工协作​ ​,​​三代法学家接力贡献​ ​,​​吸收单行法经验​ ​,​​回应新时代需求​ ​。 ​​立法机关主导​ ​ 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成立编纂专班,黄薇、石宏等负责人统筹各分编

2025-05-19 会计考试

民法典草案共几次提请全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共经过7次 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最终在2020年5月28日 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这部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分点展开 初次审议:2018年8月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编纂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后续审议

2025-05-19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