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固定资产不能直接当工资支付。这是因为固定资产属于企业长期资产,主要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非用于支付员工薪酬。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工资支付必须以货币形式进行,且需符合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
1. 固定资产的定义及用途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有形资产。这类资产通常包括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的用途决定了其不能作为工资支付,因为其价值需通过长期使用逐步折旧或摊销,而非直接用于支付。
2. 工资支付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工资支付必须以货币形式完成,且需符合税前扣除的相关规定。例如,企业支付的工资需真实、合法,并能够提供相应的支付凭证,以证明其符合税法要求。
3. 固定资产与工资支付的区别
固定资产和工资支付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有本质区别。固定资产属于资产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的长期投资;而工资支付属于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对员工的负债。将固定资产直接用于支付工资既不符合会计核算原则,也无法满足税法对工资支付形式的要求。
总结
公司固定资产不能作为工资支付,这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还可能引发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企业在支付工资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以货币形式完成,并保留相应的支付凭证,确保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