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含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关键区别在于体温升高程度、是否伴随意识障碍及器官损伤,早期识别可大幅降低重症风险。
- 先兆中暑:暴露高温环境后出现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38℃),神志清醒。及时转移至阴凉处并补水,症状可快速缓解。
- 轻度中暑:体温升至38℃~40℃,伴随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苍白、脉搏加快等脱水表现。需立即降温补液,若未缓解需就医。
- 重度中暑:最危险阶段,体温超40℃,出现抽搐、昏迷、多器官衰竭等。分为三种类型:
-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仅补水未补盐,引发肌肉痉挛,多见于青壮年;
- 热衰竭:脱水导致循环衰竭,常见于老人、儿童;
- 热射病:体温调节失控,致死率高,需紧急送医。
提示:高温天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发现先兆症状及时干预,重度中暑拨打120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