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症状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个阶段: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含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及时识别并干预可有效避免病情恶化。
- 先兆中暑:体温正常或略高(≤38℃),表现为大汗、头晕、口渴、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此时脱离高温环境、补充冷盐水并降温,症状可快速缓解。
- 轻度中暑:体温升至38℃以上,伴随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苍白、血压下降等脱水症状。需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物理降温并补液,数小时内可恢复。
- 重度中暑:分为三类:
- 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肌肉间歇性抽动,与电解质失衡相关;
- 热衰竭:老年及慢性病患者高发,表现为循环衰竭症状(如晕厥、低血压);
- 热射病:体温超40℃,出现昏迷、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需紧急送医。
高温天气下,关注早期症状、及时降温补液是防暑关键,重度中暑务必立即就医。科学防护能大幅降低风险,守护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