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是现代财政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来源、管理和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
预算收入的定义及特点
预算收入是指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资金,主要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产收益等。这些收入经过财政部门统一集中管理,并严格按照预算计划进行分配和使用。
预算外收入的定义及特点
预算外收入是指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资金,通常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收取,用于特定用途。这部分收入来源包括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预算收入与预算外收入的区别
- 来源:预算收入主要来自国家税收和政府性收费,而预算外收入则包括专项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 管理方式:预算收入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预算外收入则由相关单位自主管理。
- 使用范围:预算收入的使用需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执行,而预算外收入通常用于特定项目或用途。
政策背景及趋势
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预算外资金的概念逐渐淡化。我国在2011年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以提高财政透明度和规范性。
总结
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在现代财政体系中各具特点,预算收入注重统一管理和计划性,而预算外收入则强调自主性和灵活性。随着财政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预算外收入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减小,而预算收入的规范化管理则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