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四期因培养模式与时代背景造就名将辈出,国共双方涌现多位影响历史走向的杰出人物。
国民党方面,张灵甫以整编74师师长身份参与抗战与内战,孟良崮战役兵败身亡;胡琏以“不败将军”闻名,指挥石牌保卫战、金门战役,官至陆军一级上将;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成为抗战精神象征;李弥历经抗战与淮海战役,后率残部退守金三角;罗列、高魁元等亦在军事指挥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方面,林彪作为开国元帅,以辽沈、平津战役奠定军事地位;段德昌是红二军团核心将领,被誉为“常胜将军”;伍中豪、萧克、唐天际、郭化若等均位列开国将帅,另有刘志丹、谢子长等早期革命先驱,为根据地建设与长征胜利作出贡献。部分人物因历史转折走向不同结局,如文强从红军将领转为军统要员,最终被特赦;李运昌则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地方建设。
黄埔四期名将的成功源于学制革新与实战需求,其毕业生在北伐、抗战及国共内战中构成核心指挥力量。国共两党人物虽立场殊异,但均对中国近代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其生平经历成为研究军史与政治史的重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