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培养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众多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国共两党均涌现出大批军事精英,如国民党阵营的杜聿明、胡宗南、张灵甫,***阵营的徐向前、林彪、陈赓等。这些将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部分成为开国将帅或国民党军队核心统帅。
黄埔军校前七期学员成就尤为突出。第一期的徐向前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被誉为“布衣元帅”,指挥红四方面军创造多个“第一”;第四期的林彪23岁任军长,以平型关大捷扬名,解放战争指挥辽沈、平津战役;同期的胡琏被***评价“狡如狐、勇如虎”,石牌战役一战成名。国民党将领中,杜聿明以昆仑关大捷重创日军,王耀武在雪峰山战役歼敌十万,关麟征台儿庄战役获“关铁雄”称号。
***阵营的黄埔将领更具传奇色彩。陈赓为“黄埔三杰”之一,救过***和蒋介石,386旅令日军闻风丧胆;左权是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誉其“足以为党之模范”;***曾任黄埔教官,参与南昌起义并成为开国元帅。刘志丹创建陕北红军,蒋先云以毕业成绩第一拒绝蒋介石高官诱惑,彰显革命气节。
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与革命”。无论政治立场如何,这些将领大多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其军事才能与历史贡献至今仍被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生平,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军事史的关键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