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关系的四个阶段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核心脉络,其“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演变深刻影响了国家命运。关键亮点包括:第一次合作推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催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抗日合作奠定民族胜利基础,最终解放战争决定政权归属。
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两党联合发起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但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合作破裂。
十年对峙(1927–1937年):南昌起义后,中共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国民党多次“围剿”,红军长征后西安事变促成抗日统一战线。
第二次合作(1937–1945年):七七事变后,两党共同抗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敌后战场与国民党正面战场配合,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全面内战(1945–1949年):重庆谈判破裂后,解放战争爆发。中共赢得民心,1949年建立新中国,国民党退守台湾。
历史启示:国共关系证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时期均取得重大民族成就,而分裂则导致内耗。未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仍需汲取历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