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招了多少人

​黄埔军校自1924年创办至1949年迁往台湾期间,共招收了23期学员,总计约41,386人。​​ 这些学员中走出了大批国共两党高级将领,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

  1. ​历史背景与初期发展​
    黄埔军校在1924年由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的帮助下创立,旨在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第一期于1924年5月正式招生,经过严格选拔,最终录取正取生350人、备取生120人,并合并湘军讲武学堂158人及其他地区学员,1925年毕业时总人数达645人。后续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至1926年第五期,录取入伍生高达3300人,正式录取2618人。

  2. ​分批招生与学员增长规律​
    军校初期(1924-1927年)每期人数差异显著:第一期645人,第二期449人,第三期1233人,第四期2654人,第五期2418人,第六期3970人。1927年后,随着战事扩大及学校搬迁,招生人数有所波动,但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至1949年底迁台前,累计招生23期,人数达数万人。

  3. ​著名学员与后续影响​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中涌现了众多国共名将,如徐向前(元帅)、陈赓(大将)、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等;***方面包括林彪、徐向前等。其毕业生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中均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学员后来成为高级将领或统帅级人物。

  4. ​招生制度的历史演变​
    早期黄埔军校通过严格考试选拔学员,包括笔试与面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历史等。后期因战事紧迫,部分期次采用简化招生程序,但仍强调综合素质。学校设定了特殊政策,如吸收华侨学生、少数族裔及外国学员(如朝鲜人),体现其开放性与包容性。

  5. ​战略定位与国际关联​
    除本土学员外,黄埔军校还吸引海外华侨及国际学生,例如朝鲜学员曾达34人。其课程融合苏联军事理论与本土实践,强调政治与军事并重,直接服务于北伐与革命需要,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构建核心军事力量提供人才支撑。

历史上黄埔军校的招生规模与培养模式契合近代中国革命需求,其毕业生对国家命运产生重大影响,其历史定位已超越单纯教育机构,成为时代变革的重要象征。

本文《黄埔军校招了多少人》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85197.html

相关推荐

黄埔军校第六期名单

​​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名单是研究中国近代军事史的重要资料,其中包含许权、许国、程子华、罗瑞卿等​ ​后来在国共两党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以及赵一曼等抗日英雄。该期因历史变故原4400名学员仅毕业718人,但仍涌现出多位杰出军事人才,成为北伐、抗战及内战中的骨干力量。 ​​核心名单与背景​ ​ 第六期学员(1927—1929年)受国共分裂影响,留存名单分散。综合史料,部分知名学员包括: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一到六期名单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所革命军事学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一到六期的学员名单及其特点如下: 一、黄埔军校历史背景 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由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岛创办。其宗旨是培养革命军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各期学员名单及特点 第一期(1924年3月-11月)

2025-05-20 高考

黄埔六期全部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第六期部分学员名单可参考相关文献,但并无完整全部学员名单留存,名单中较著名的有罗瑞卿、郭天民等。​ ​ 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因时代背景动荡,资料保存较为分散,存在正取生、备取生及不同分校区记录差异。据现有史料,上海录取的黄埔六期学员中包含陈亚东、陈适、许维善、许可济等人,而武汉分校同期学员则涵盖罗瑞卿、郭天民、刘国运等后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需注意,第六期实际毕业人数约718人

2025-05-20 高考

十大元帅几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

​​十大元帅中有5人出身黄埔军校​ ​,占比高达50%,​​包括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和陈毅​ ​。这些将帅或为黄埔学生,或担任教官,均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开国元勋中的核心力量。 ​​徐向前​ ​:黄埔一期生,以低调务实著称,红军时期统领红四方面军,战功卓著。蒋介石曾因他外表朴实而轻视,后追悔莫及。 ​​林彪​ ​:黄埔四期生,解放战争“战神”,指挥辽沈、平津等战役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毕业了多少期

​​黄埔军校自1924年创办至1949年共培养了23期毕业生,包括大陆时期的23期(总计约23万名学生)及迁台后延续至今的73期。其毕业生中有众多国共名将,如林彪、徐向前、杜聿明、王耀武等,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 ​ 黄埔军校1924年由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共协助下创立,初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以广州黄埔岛为基地,经历多次迁址。大陆时期共办23期,其中第一期600余人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前六期毕业时间

黄埔军校前六期的毕业时间分别为: 第一期:1924年11月30日; 第二期:1925年9月6日; 第三期:1926年1月17日; 第四期:1926年10月; 第五期:1927年7月; 第六期:1928年4月。 黄埔军校前六期学制较短,通常为半年到一年,但毕业生中涌现了大量名将,如陈赓、徐向前、林彪、胡宗南等,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一共六期是吗

黄埔军校在国共合作时期(1924—1927年)​​确实共举办了六期​ ​,这是其早期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核心阶段。​​前六期毕业生达1.3万余人​ ​,包括国共两党众多将帅,奠定了北伐战争的人力基础。此后军校虽延续至23期,但性质随国共分裂而改变。 ​​前六期的历史背景与规模​ ​ 黄埔军校前六期由孙中山创立,苏联和中国***协助办学,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方针。第一期至第六期累计毕业约1.3万人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第六期在哪办

​​黄埔军校第六期办学地点历经迁移,最初在广州招生,后因局势动荡中途迁至南京并完成学业,其武汉分校首次招收女生创历史先河。​ ​ 黄埔军校第六期招生背景特殊,1926年秋在大革命时期启动,原定广州办学,共招收4400余人。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影响,局势剧变,学员被迫调整学习路径。1928年4月,剩余学员从广州转移至南京继续课程,并在南京完成毕业,标志着黄埔军校校本部正式迁址南京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为啥不开了

黄埔军校不再开设的主要原因是其历史使命的完成以及国共合作的破裂。这所学校自1924年创办以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革命进程。随着国共合作的瓦解和后续的政治格局变化,黄埔军校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 分点论述 历史使命的完成 黄埔军校作为革命军事干部的培养基地,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六期学员一共多少人

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实际毕业人数为3634人​ ​,其中广州黄埔校区毕业718人,南京校区毕业2269人(后合并武汉分校等学员)。​​本期因历史动荡导致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差异显著​ ​,原广州校区4400名入学学员仅718人坚持至毕业,凸显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军校教育曲折性。 分点论述: ​​两地办学模式​ ​:第六期是黄埔军校首次分广州、南京两地教学,广州校区1927年10月开学

2025-05-20 高考

1948年解放区地图

​​1948年解放区地图呈现了解放战争后期的行政区划特点,河北以解放区管理为核心设10专区,上海辖区仅为现今中心城区的“巴掌大”,而行政区划设置均体现当时战争与经济恢复的特殊需求。​ ​ 1948年解放区地图的“河北板块”以10个专区及4个直辖市为主架构,涵盖132县及10个县级镇。保定专区作为政治枢纽,包含保定市及清苑、徐水等县,连接冀中与晋察冀边区;石家庄专区凭借正定、井陉等县形成交通枢纽

2025-05-20 高考

1945年中日形势图

​​1945年中日形势图直观展现了二战末期日本军国主义的溃败与中国战场的战略转折​ ​:​​日军在华占领区被大幅压缩​ ​,​​盟军反攻与苏联参战形成夹击之势​ ​,​​原子弹投放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进程​ ​。 ​​日军战略收缩与交通线危机​ ​:1945年初,日军虽仍控制中国华中和华南部分区域(如豫湘桂战役后占领的交通线),但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导致海上补给线被盟军切断。美军占领菲律宾后

2025-05-20 高考

1946国共实际控制图

1946年国共实际控制区域呈现显著对比,​​***控制约23%的国土和约3亿人口,以中小城市和农村为主;国民党则占据76%的国土及约3.4亿人口,控制主要大城市、交通要道和工业核心区。​ ​ 全面内战爆发前,***在华北、华东、东北及中原建立多个解放区,包括苏皖、山东、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地,总面积约228.58万平方公里,但以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为主。1946年6月,***总兵力达127万人

2025-05-20 高考

1945年国共所占地区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实际控制区域呈现明显对比。国民党主要控制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北平、天津等 ,而***则控制了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包括陕甘宁边区、山东、晋察冀解放区等 。这种势力分布格局为战后两党围绕和平谈判与内战爆发埋下伏笔。 1. 国民党的控制区域 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迅速抢占了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北平、天津、湖南、湖北、广东等省市

2025-05-20 高考

为什么黄埔军校后期没有学生

黄埔军校后期没有学生,主要是因为其教育目标与国共合作破裂后政治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加之校址多次迁移导致招生工作难以持续。 具体原因分析 国共合作破裂与政治环境恶化 黄埔军校成立于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其目的是为革命培养军事人才。随着1927年国共合作的破裂,校内***员被迫离开,军校逐渐被国民党控制。政治对立使得军校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受到严重冲击。 校址迁移频繁,教育资源分散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最后剩下多少人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学府,其学员规模与最终留存人数始终备受关注。​​根据权威记载,1924年至1949年间黄埔军校共培养约23万毕业生,但至1945年抗战结束时存活者仅约1万余人,战损率高达95%​ ​。这一数据既展现了黄埔师生在民族存亡之际的牺牲精神,也折射出战争对军事人才的巨大消耗。 分点论述如下: ​​正统黄埔时期的留存情况​ ​

2025-05-20 高考

陈毅是黄埔军校学员吗

​​陈毅并非黄埔军校学员,但他在革命生涯中与黄埔军校存在重要关联​ ​。他曾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委员会书记,对革命力量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并通过自身经历成为黄埔精神的重要传播者。 ​​陈毅的革命角色更侧重党务与军事指挥​ ​ 陈毅在1927年担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共委员会书记,负责党内组织工作,并非学员身份。这一职位使他成为党在军校的核心联络人,推动了党对军校生的思想影响

2025-05-20 高考

黄埔军校后来怎么不办了

黄埔军校后来停办的原因主要与国共分裂和办学质量下降有关。从第七期学生毕业后,黄埔军校于1930年9月被要求停办。在此之前,黄埔军校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曾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培养了大量军事和政治人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黄埔军校逐渐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办学质量也不断下滑,最终走向了停办。 黄埔军校的停办标志着其历史使命的结束

2025-05-20 高考

为什么现在没有黄埔军校了

​​现在没有黄埔军校的主要原因是历史变迁与政治局势影响,其使命已完成、机构迁台转型,以及两岸关系变化导致其未能在大陆延续​ ​。 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倡导、国共合作创办,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摇篮。其初衷是为北伐战争培养骨干,强调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为推翻军阀统治和民族独立奠定基础。 国共分裂后,黄埔军校被国民党单方面控制,性质逐渐蜕变为党派化的军事教育机构

2025-05-20 高考

为什么不重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未重建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历史使命已完成,且新中国已建立更符合现代国防需求的军事教育体系。​ ​ 作为国共合作的特殊产物,黄埔军校的精神已融入中国军事传统,而两岸政治分歧也使其重建缺乏现实基础。 ​​历史使命的终结​ ​ 黄埔军校诞生于军阀混战、民族危亡之际,核心目标是培养革命军以挽救中国。随着新中国成立和国防体系现代化,其“救国”使命已由国防大学等院校承接。现代军事教育更注重科技化

2025-05-20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