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是中国近代史关键转折期,涵盖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等重大事件,对中共发展和抗战局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国民革命失败后,1927年蒋汪分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中共开始武装反抗。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开始,随后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秋收起义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毛会师,中共力量在农村初步扎根。1930 - 1931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三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反“围剿”胜利巩固了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危机加深。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3 - 1934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在“左”倾错误指挥下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期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错误路线,确立***领导地位,是中共历史转折点。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发生一系列关键事件,如突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关键,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1931 - 1932年的淞沪抗战等局部抗战持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合作抗日成为现实。十年内战是中共艰苦探索与成长的重要时期,诸多战略决策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