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至今仍有少数老人在世,其中2024年统计约二百人,主要为黄埔军校后期学员,最年轻者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
黄埔军校自1924年创立以来,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2023年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统计数据显示,黄埔军校在大陆所办的23期学生中,尚有约二百人在世,其中包括黄埔军校本部及洛阳、武汉、瑞金等分校学员。2024年初的资料显示,这些老兵年龄多在90岁以上,最年轻的出生于1924年左右,属于黄埔军校第23期。第23期是黄埔军校在大陆开办的最后一期,1949年12月,这些学员提前毕业,成为黄埔军校在大陆培养的最后一批学生。这些老兵中,不少人参与了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存在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珍贵纽带。近年来,湖南省武冈市等地对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学员资料进行了系统录入,形成查询系统,为研究和纪念提供了便利。
黄埔军校同学会对健在老兵进行了口述史抢救工作,记录下他们的珍贵回忆。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后,大量黄埔老兵登记入会,但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人已相继离世。据资料记载,2022年9月,106岁的许历农仍健在,他曾参与两岸交流活动。2025年更新的统计显示,目前仍有多位黄埔老兵生活在大陆,其中最年轻者出生于1922年,属于黄埔18期。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老兵的数量逐年减少。黄埔军校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赋予了这些在世老兵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的经历和记忆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军事史的重要资源。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对老兵的关怀和历史资料的保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