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贡献了十所顶级军校,其中黄埔军校、保定军校与云南讲武堂尤为耀眼,黄埔军校为国共合作产物,培养23万学员及开国元勋;保定军校被誉为“将军摇篮”,输出千名将军与黄埔师资;云南讲武堂则走出了朱德、***等新中国元帅。
黄埔军校1924年由孙中山在广州创办,设步兵、炮兵等科,以“亲爱精诚”为校训,***曾任政治部主任,毕业生中涌现杜聿明、徐向前、林彪等将领。抗战时期,其23所分校覆盖全国,累计培养逾23万军官。保定军校1912年由袁世凯改建自北洋行营将弁学堂,赵理泰为首任校长,培养蒋百里、陈诚等1800余名将领,为早期军事现代化奠定基础。云南讲武堂1909年开学,李根源任总办,朱德、***等在此接受革命思想洗礼,后分化为黄埔师资重要来源。东北陆军讲武堂1906年由赵尔巽创办,张学良亲任校长,育有吕正操、万毅等名将,服务奉系及后续抗战。湖南陆军讲武堂1917年建于长沙,谭延闿主导,***曾短期就学,成为湘军骨干储备。
陆军大学由段祺瑞发起,四川速成学堂孕育尹昌衡等西南军阀中坚,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强化冯玉祥势力,广东海军学校及福州船政学堂则专注海军人才培养。这些军校各具地域与时代烙印,从满清遗绪到国共争锋,深刻塑造了中国近现代军事格局与历史走向,成为解读民国政治生态与社会变迁的关键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