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是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构,其核心职能涵盖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及历史文化保护四大领域。通过“一张图”平台精准选址清洁能源项目、构建“一屏两带五区多廊”生态修复格局、创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机制,该局以系统性治理思维实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安全双赢。
-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赋能清洁能源发展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平台,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项目提供科学选址服务,累计核实61个风电光伏项目及19个抽水蓄能项目选址,总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通过多方案比选避让生态红线与耕地,既保障项目落地又严守政策底线。 -
生态修复“承德样板”筑牢京津生态屏障
以《承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划(2021-2035年)》为纲领,实施坝上防沙治沙、潮河—滦河流域水源涵养等7项重点工程,构建横向流域联动、纵向地质—植被联动的立体监测体系。通过御道口牧场科学观测站等设施,为生态修复提供高精度数据支撑,打造“山水相邻、绿廊贯穿”的生态格局。 -
“三区两城”定位下的自然资源集约利用
“十三五”期间完成多门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形成土地、矿产约束性指标管理的“承德经验”。“十四五”规划进一步聚焦碳汇能力提升与京津冀协同,通过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推动“生态承德”向高质量发展进阶。 -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协同推进
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将避暑山庄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设计,通过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恢复中心城区湿地与山体生态功能,新增特色文化公园与“微绿地”,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市民绿色生活品质提升的双重目标。
提示: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实践表明,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需以科学规划为基底、技术创新为工具、制度协同为保障。其经验可为类似地区提供“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参考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