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应届生身份的失效情况主要分为以下五类,具体以最新政策为准:
-
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或缴纳社保
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应届生身份即失效。实习合同、三方协议等非正式就业形式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
超过国家规定的择业期
国家统一招生的应届生择业期一般为2年,部分城市延长至3年。超过此期限(无论是否就业),均视为往届生。
-
毕业时间过长
普通高校毕业生若毕业超过1年,通常不再被视为应届生。但需注意,部分企业或岗位可能对“应届生”有更严格的时间限制。
-
继续攻读更高学历
毕业后再次升学并完成学业后,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将失去应届生身份。
-
定向培养未履约
定向生若未在协议规定时间内回原籍单位工作,或未完成学业,将失去应届生资格。
补充说明 :
-
非统招学历(如自考、成人教育等)毕业生不按应届生对待。
-
档案未转移至原籍单位或人才市场,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认定。
建议毕业生关注当地具体政策,及时办理档案、户口迁移等手续以保留应届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