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庆党建九十周年》以精炼的28字浓缩了党的光辉历程与盛世图景,通过“浩渺乾坤”“旭阳九野”等意象,既展现时空的壮阔感,又传递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其艺术价值在于巧妙融合政治抒情与古典格律,成为红色诗词的典范之作。
1. 诗意解析:时空交织的盛世礼赞
首句“浩渺乾坤日月梭”以宇宙为背景,暗喻党九十载征程的恢弘;次句“人间盛世乐祥和”转向人间烟火,凸显党领导下国泰民安的景象。后两句“旭阳九野山河秀,赤县同吟感谢歌”将自然风光与人民心声结合,“旭阳”象征党的引领,“同吟”体现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情感递进。
2. 艺术手法:政治抒情的古典表达
诗人斯光浩严格遵循七绝平仄格律(仄起首句入韵式),如“梭”“和”“歌”押《平水韵》下平五歌韵,音韵铿锵。避免直白口号,借“日月梭”“山河秀”等意象曲笔传情,符合“诗家语”的含蓄要求。诗中“赤县”(中国古称)等典故的运用,赋予现代主题以历史厚重感,体现“旧词新用”的创作智慧。
3. 精神内核:红色基因的诗意传承
不同于一般颂诗的空泛,此诗抓住“感恩”这一朴素情感,以小见大展现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感谢歌”既是对过往成就的礼赞,也暗含继续奋斗的期许,与“不忘初心”的时代主题遥相呼应。其成功印证了政治抒情诗需“情真、境深、格高”的创作规律,为同类题材提供借鉴。
品读此诗,既是回顾历史的窗口,也是感受诗词魅力的契机。它提醒我们:优秀的主旋律作品,需以艺术性承载思想性,方能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