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起源和历史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涵盖古代政权、民族融合与现代发展:
一、远古至南诏时期(4000年前-738年)
-
远古活动 :新石器时代已有白族、彝族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楚国时期(公元前279年)文化技术传入。
-
南诏建立 :738年,蒙氏首领蒙世隆在唐室支持下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市),疆域北抵大渡河,南至越北。
二、大理国时期(937年-1253年)
-
建国与扩张 :937年,段思平灭南诏后建立大理国,定都羊苴咩城,疆域覆盖云南、贵州、四川及缅甸、老挝、越南部分地区。
-
政治与文化 :实行中央集权,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与宋朝保持友好关系,参与统一战争。
三、元明清至今(1253年-现代)
-
元朝统治 :1270年元朝置云南行省,加强西南边陲管理。
-
明清重建 :明洪武十五年重建府城(今大理古城),1982年被列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
现代发展 :2024年常住人口334万,是白族自治州,以“五朵金花”文化闻名,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总结 :大理历史以南诏、大理国为核心,融合汉、白等多民族文化,历经千年发展,现成为集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