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高校经费排名揭晓:苏州大学以60.4亿元断层领先,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分列二三名。经费预算直接体现高校的科研实力与资源投入,苏州大学的预算规模已接近985高校水平,南通大学以22.2亿元成为增速最快的黑马,而双一流高校南京邮电大学仅以19.09亿元排名第10,凸显经费分配与学科特色的差异。
-
头部高校:经济强市支撑的“经费霸主”
苏州大学凭借苏州市政府强力支持,连续多年稳居榜首,60.4亿元预算远超省属高校平均水平。扬州大学(33.72亿元)和南京工业大学(28.01亿元)依托学科规模与工科优势,成为冲击双一流的潜力股。南京师范大学(26.97亿元)虽为211高校,但因文科属性经费增长受限。 -
中坚力量:双一流与特色学科的博弈
南京医科大学(24.5亿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84亿元)等双一流高校,经费集中于大气科学、医学等优势领域。江苏大学(26.04亿元)因学科庞大人均经费偏低,但附属医院收入未计入预算,实际资源更优。 -
区域差异:苏南苏北的“经费鸿沟”
苏南高校普遍预算高于苏北,如常州大学(15.9亿元)、江苏海洋大学(10.68亿元)。无锡学院因校区建设经费增幅达183.51%,成为例外。 -
经费使用效率:规模与精准投入的平衡
南京邮电大学虽总经费不高,但28%用于科研,通信工程等专业实力突出;南京林业大学(20.02亿元)侧重生态学科,体现“小而精”策略。
择校需综合考量经费总量、增长率及专业投向,例如南通大学医学、南邮IT学科的性价比。高校发展不仅依赖“钱袋子”,更需优化资源配置与地方协同,江苏的多元格局为考生提供了差异化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