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高校经费排名揭晓:苏州大学以60.4亿元预算断层领先,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分列二三名,反映出地方经济与高校发展的深度绑定。经费差异直接影响科研投入、人才引进和学科建设,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从梯队分布看,江苏高校经费呈现明显分层:
- 第一梯队(60亿级)仅苏州大学一校,其预算规模堪比985高校,主要得益于苏州市政府强力支持,在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优势显著。
- 第二梯队(30亿级)以扬州大学(33.72亿)、南京工业大学(28.01亿)为代表,两校经费增长明显,正加速冲刺“双一流”建设目标。
- 第三梯队(20亿级)包括南京师范大学(26.97亿)、江苏大学(26.04亿)等,其中南通大学(22.2亿)增速达15%,成为地方高校“黑马”。
- 双一流高校表现分化:南京医科大学(24.5亿)因国家专项支持人均经费较高,而南京邮电大学(19.09亿)虽学科实力强,但预算总量仅排第10,凸显资源分配差异。
地域经济直接影响经费水平。苏州、南通等经济强市的高校预算增长迅猛,如苏州大学60%经费来自地方财政;南京作为省会虽高校密集,但省属院校依赖省级拨款,人均资源竞争激烈。
提示:高校经费排名仅为参考维度,考生择校时需结合学科特色、就业前景等综合考量。部分“低预算高产出”高校(如南邮)仍值得关注,其科研效率与生源质量往往超出经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