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这是党内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亮点包括:党委书记带头示范、内容需结合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形式注重创新与实效性。以下从频次要求、内容规范、实施要点三方面展开说明。
-
频次要求
根据党内规定,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也需定期授课。部分地方或单位要求更具体,例如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讲1次专题党课,县处级干部每年不少于2次。基层党支部每季度至少组织1次党课,确保党员教育常态化。 -
内容规范
党课需紧扣党的理论、政策与党员思想实际,重点涵盖党的基本知识、路线方针、党性修养等。授课前需调研党员需求,针对性设计主题,例如结合乡村振兴讲政策,或围绕优秀党员事迹谈先锋模范作用。内容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严禁偏离政治方向。 -
实施要点
- 形式创新:可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微党课等形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增强吸引力。
- 流程管理:包括制定年度计划、备课试讲、课后讨论与反馈改进。授课时间建议40-100分钟,确保实效。
- 责任落实:领导干部需带头参与,基层党组织需做好考勤记录,上级党委定期督查执行情况。
坚持高质量党课教育,既能强化党员理论武装,也能推动实际工作。建议各级党组织将党课与调研、办实事结合,真正发挥“以学促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