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的维修与保养流程可分为日常维护、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日常维护(作业人员负责)
-
清洁
清理货叉架、龙门架滑道、发电机、电池电极、水箱及空气滤清器等部位,去除灰尘和油污。
-
检查紧固件
检查螺栓、螺母、轮胎固定销等是否松动,重点部位包括叉架、吊链、车轮及刹车系统。
-
轮胎维护
检查轮胎气压(符合标准值)、磨损情况,补充或更换损坏轮胎。
-
润滑与密封性
对门架链条、转向节等部位添加润滑油,检查油封、密封垫等密封件是否完好。
二、一级保养(250小时)
-
润滑紧固
更换油底壳机油,检查并调整手/脚制动器间隙,清洁机油/柴油滤清器。
-
系统检查
检查液压油液位和质量,测试刹车系统、转向系统及风扇皮带张紧度。
-
电气检查
检查线路、插头、控制器,清洁电池电极并紧固接线头。
三、二级保养(500小时)
-
深度维护
更换液压油及滤清器,检查发动机内部(如气门间隙、曲轴磨损),调整变速箱油。
-
传动系统检查
检查变速箱、驱动桥磨损情况,修复或更换损坏部件。
-
安全检查
检查制动泵、油底壳密封性,测试灯光、喇叭及转向系统可靠性。
四、三级保养(600小时)
-
发动机检修
全面检查活塞、气门、曲轴等部件,必要时更换发动机。
-
结构检查
检查车架、门架变形情况,修复焊接脱焊或裂纹。
-
电气系统深度维护
更换变速箱油,检查线路老化或损坏,清洁电池并均衡充电。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交接检查 :每次使用前检查轮胎、刹车、灯光及液压系统,记录异常情况。
-
安全操作 :维修保养时使用千斤顶支撑车辆,确保工具专用,避免重复使用损坏零件。
-
记录管理 :每次保养后详细记录时间、内容及更换部件,便于追踪维护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