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合同目录的核心在于逻辑清晰、条款完整且便于查阅,需涵盖合同主体信息、权利义务、履行条款等关键模块,同时符合法律规范与业务需求。
-
明确基础框架:合同目录通常以“合同首部”开篇,列明合同名称、编号、签订方信息及日期;随后设置“定义与术语”部分,统一关键概念解释,避免后续条款歧义。例如,明确“合同标的”指商品或服务的具体描述,“价款”包含税费等细节。
-
分模块细化内容:按交易流程划分模块,如“合同标的”需详细描述商品规格或服务内容;“价款与支付”需分项列出金额、付款节点及方式;“履行期限”需标注起止时间及延期处理规则。争议解决、保密条款等法律相关内容不可遗漏。
-
注重格式规范:采用层级标题(如1.1、2.3)区分主次条款,字体统一为宋体或仿宋,关键数据(如金额、日期)加粗或留空待填。附录需独立成章,附技术文件、图纸等支撑材料。
提示:合同目录并非固定模板,需根据业务类型调整。例如施工合同需强化“工程质量标准”,而服务合同则侧重“服务周期与验收”。建议结合专业法律意见定稿,确保合规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