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对于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由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或招生考试院向考生公布缺额计划,并组织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志愿填报的过程。以下是关于2024年征集志愿院校的相关信息。
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
本科院校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
-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立达学院等。
- 广东:东莞城市学院、广州新华学院等。
- 山东: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警察学院等。
- 陕西: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
专科院校
- 安徽: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 陕西:滨州职业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
- 海南:海南医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
- 青海:青海警官职业学院、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 重庆: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等。
征集志愿的院校专业
医学类专业
- 临床医学:常见于各省的征集志愿院校中,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护理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 药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师范类专业
- 教育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 心理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 小学教育: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财经类专业
- 财务管理: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会计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传统工科专业
- 生物: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化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制药: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其他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 软件工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
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
一线城市
- 北京:位于北京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上海:位于上海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 广州:位于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教育资源丰富。
新一线城市
- 杭州:位于浙江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达。
- 南京:位于江苏省,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稳定。
- 武汉:位于湖北省,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征集志愿的院校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
- 东莞城市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达到90%。
- 烟台理工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0.15%。
- 广州新华学院:拥有中山大学最多师资力量的民办本科院校。
征集志愿的院校学费
学费情况
- 普通类专业:公办高校通常在4000-6000元/年,民办高校在15000-20000元/年。
- 艺术类专业:公办高校通常在8000-10000元/年,民办高校在15000-20000元/年,甚至可能达到29000元/年。
-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公办高校通常在2-3万元/年,民办高校在15000-20000元/年,甚至可能达到29000元/年。
2024年征集志愿的院校涵盖了从顶尖名校到地方性的普通院校,专业类别广泛,包括医学、师范、财经、工科等。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学校的实力、专业设置、地理位置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一般在哪里公布?
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一般通过以下渠道公布:
-
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会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公布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和填报时间。考生应密切关注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
阳光高考网:阳光高考网是全国性的高考信息平台,考生可以登录该网站查看各省市的征集志愿院校名单和相关信息。
-
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许多省市的教育考试院还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征集志愿的信息,考生可以关注相关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动态。
-
各省市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除了省教育考试院,一些省市的招生办公室或招生考试院也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征集志愿的信息。
如何有效利用征集志愿的机会?
有效利用征集志愿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及时关注征集信息:
- 征集志愿的时间通常较短,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的缺额计划信息。错过填报时间将无法参与征集志愿。
-
了解征集志愿的填报规则:
- 征集志愿的投档原则与常规志愿相同,通常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合理选择志愿。
-
合理选择院校和专业:
-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合理选择志愿。不要盲目追求高校档次,忽视专业适配度。建议准备3-5个意向院校,按照梯度排列,以提高录取机会。
-
梯度填写志愿:
- 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可以采用“冲、稳、保”的原则。第一个志愿可以稍微冲一冲,报一个稍高的学校;第二个志愿要稳一稳,选择与自己分数差不多的学校;第三个志愿要保底,选择分数较低但有把握的学校。
-
注意体检和单科成绩要求:
-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体检结果和单科成绩,认真查看院校招生章程,避开限报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
避免盲目跟风:
- 征集志愿并不意味着所有院校都会降低分数录取。有些热门院校和专业在征集志愿中的录取分数线可能比常规志愿更高,考生需谨慎选择,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有哪些限制?
征集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在填报时存在一些限制和要求,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分数要求:
- 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达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 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
-
身体条件:
- 部分院校和专业对考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等身体条件有要求,考生需符合拟填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身体条件要求。
-
单科成绩:
- 一些专业对考生的单科成绩有要求,考生需注意查看院校招生章程中关于单科成绩的具体要求。
-
专业服从调剂:
- 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考生应考虑是否同意专业调剂,以避免因不服从调剂而被退档。
-
特殊要求:
- 某些专业可能有特殊要求,如面试、性别限制、年龄限制等,考生需仔细阅读院校招生章程,了解具体要求。
-
填报资格:
- 只有未被录取且符合相应批次控制线的考生才能填报征集志愿,已被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