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婚姻法相较于之前的法律,增加了以下几条关键规定:
-
离婚冷静期制度 :夫妻双方申请协议离婚后,需经过30天的冷静期,任何一方可单方面撤回;冷静期结束后,双方需在30天内共同申领离婚证,逾期视为撤回申请。
-
分居满一年可准予离婚 :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继续分居满一年,再次提起离婚诉讼时,法院应当准予离婚。
-
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 :如果丈夫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背负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且妻子既不知情也未同意,那么这笔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婚后财产归属 :若公婆在婚后出资购买房产或其他资产,且没有明确的赠与合同表明仅赠予儿子,这些资产应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
家庭主妇的经济补偿机制 :对于长期在家照顾孩子、操持家务且没有独立收入来源的女性,在离婚时有权向对方请求经济补偿。
-
子女抚养权的优先归属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一般由母亲直接抚养,除非存在特殊情况。
-
彩礼与嫁妆的归属 :彩礼及嫁妆属于女方个人财产,即便离婚,男方也无权要求分割这部分财产。
-
丧偶儿媳的继承权 :当丧偶儿媳对公婆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时,她同样享有遗产继承的权利。
-
恶意逃债行为的规制 :如果债务人通过离婚恶意逃债,债权人可以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的相关财产分割条款,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子女抚养权与探视权细化 :子女抚养权判定更加注重孩子的**利益,综合考虑孩子年龄、健康状况、父母经济状况等因素。同时明确了非直接抚养方的探视权,包括时间、方式和频率等。
-
家庭暴力防治加强 :家庭暴力定义扩大到精神虐待、经济控制等,保护措施也进一步强化,如设立临时庇护所、提供法律援助等。
-
离婚程序简化 :协议离婚更加便捷,减少手续和时间成本。诉讼离婚中加强对法官培训和监督,保护弱势群体。
-
婚姻登记制度改革 :推广电子化登记,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防止重婚、骗婚。
-
财产分割制度完善 :明确夫妻共同财产认定标准,加强对婚前财产保护,防止婚姻关系变化对个人财产造成损害。
-
赠与行为无效,全额返还 :一方为重婚、与他人同居或违反夫妻忠实义务而擅自赠与他人财产的行为无效,受损方可要求全额返还。
-
房产归属明确 :婚后父母全款出资购房,离婚时大概率归出资方子女。婚姻存续时间短且图谋不轨的人,离婚时不得分家产。
这些新规定旨在保护婚姻中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财产分割、债务承担、子女抚养和家庭暴力等方面,体现了法律对婚姻中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平的深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