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近期对农村养老保障政策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标准 :
-
中央定调农民“退休金”新标准,明确提高了农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并要求各地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上调发放额度,以确保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2025年,我国将继续调整并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财政部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给予更为周全的保障。
-
2024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定调,会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25年将迎来农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第7次统一调整。
- 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 :
- 中央推出差异化补贴政策,根据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鼓励长期稳定缴费且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农村居民,以在未来领取更高的养老金。
- 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
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服务的提升,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造,增加床位供给,改善居住条件。
-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和管理团队,提升服务水平。
-
探索“一站式+党建养老”服务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如废弃校舍等,改造成村级养老服务中心,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
- 优化农村养老服务资源 :
-
针对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分散的问题,相关部门将建设项目库,把养老设施的建设纳入其中,建立合理的计划目标,奠定重要基础,实现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养老。
-
推动农村养老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农村养老信息平台,实现养老服务的在线预约、在线支付等功能,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 加强农村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
- 要求各地加强农村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培训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引进优秀的养老服务管理团队等,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
- 其他举措 :
-
允许农村老人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满足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在60岁以后正常按月领取养老金。
-
打破缴费上限规定,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上限,增加个人账户积累,从而提高养老金待遇。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缩小城乡养老保障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并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