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定期考核制度是为了加强医师执业管理,规范医师执业行为,提高医师素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而设立的。以下是关于中国医师定期考核时间的详细信息。
考核周期
考核周期长度
-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考核时间安排
- 2021-2024年度:考核周期为2021年10月至2024年10月。
- 2022-2024年度:考核周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范围
- 2024年10月31日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执业3年及以上,现注册在我省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医师应参加本次考核。
- 2024年10月31日前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但执业不满3年,现注册在我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师,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是否参加考核。
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
- 业务水平测评:包括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等,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等。
- 工作成绩评定: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 职业道德评定: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考核程序
考核程序
- 信息确认和完善:医师通过关注“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定期考核”微信公众号,进入定考系统实现信息确认和完善、确定考核程序、进行学习及完成考核等操作。
- 考核程序分类: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或者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医师执行简易程序,其他医师执行一般程序。
考核时间安排
- 2024年度:具体时间安排包括202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医疗卫生机构维护机构信息,2025年1月1日至1月15日确认参加考核医师名单,2025年1月16日至2月15日医师完善个人信息及自评,2025年2月16日至3月10日医疗卫生机构及考核机构审核及复核信息,2025年3月11日至3月31日业务水平测评,2025年4月1日至4月20日考核结果反馈。
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评定
-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测评中任何一项不合格的,即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 对首次考核中被评定为本周期工作业绩或职业道德不合格或违反《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医师,本周期考核结果直接认定为不合格,考核程序结束,不进行再次考核。
考核结果应用
- 考核结果将更新至医师执业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制度是确保医师队伍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每两年一个周期的考核,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得到了全面的评估和提升。考核结果不仅影响医师的执业资格和职业发展,还对医疗行业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内容有哪些?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业务水平测评:
- 个人述职:医师需要对自己的执业情况进行述职。
- 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 医学文书检查: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进行检查。
- 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通过患者和同行的评价来评估医师的表现。
-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根据地方卫生部门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其他形式的考核。
-
工作成绩评定:
- 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医师在一定阶段内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 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评估医师在执行政府指令性工作方面的表现。
-
职业道德评定:
- 医德医风:评估医师在执业过程中是否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
- 医患关系:评估医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 团结协作:评估医师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
- 依法执业状况:评估医师是否依法执业。
-
人文医学知识考核:
- 法律法规:包括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 医学伦理学:涉及医学伦理和道德规范。
- 医学心理学:涉及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 医患沟通:评估医师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 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评估医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方式是什么?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业务水平测评:
- 形式:包括个人述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
- 实施:由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原则上以机考为主,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纸笔考试。
-
工作成绩评定:
- 内容:包括医师执业过程中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一定阶段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政府指令性工作的情况。
- 实施: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评定,考核机构复核。
-
职业道德评定:
- 内容:包括医师执业中坚持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以及医德医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依法执业状况等。
- 实施: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评定,考核机构复核。
-
简易程序:
- 适用对象:具有较长年限执业经历、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医师。
- 流程:医师本人书写述职报告,主要执业机构签署意见,报考核机构审核。
-
一般程序:
- 流程:医师登录定考系统完善和确认个人信息,完成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自评,提交至所在医疗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上报考核机构;考核机构对评定意见进行复核,公布需要接受业务水平测评的医师名单;考核机构组织实施业务水平测评。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结果如何应用?
中国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结果在多个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执业注册与管理
- 记录与更新:考核结果会被记入医师的《医师执业证书》的“执业记录”栏,并录入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库,作为医师执业注册管理的重要依据。
- 暂停执业与注销注册: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若再次考核仍不合格,则注销注册并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职业发展
- 评优与晋升:考核结果在医师评优、晋升职称时被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考核合格的医师在评优和晋升时具有优势。
- 继续医学教育:考核不合格的医师需要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
医疗机构管理与考核
- 医院考核评审:医师定期考核结果在医院考核评审中得到应用,影响医院的整体评价和管理。
-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医师所在单位会根据考核结果对医师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激励,促进医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