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管理方法,对工程造价及建安工程价格进行全周期、全方位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内涵和管理范围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定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确保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相关权益的综合管理行为,涵盖从项目前期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设计、施工、招投标、资金管理等环节。
二、管理范畴
- 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侧重于项目全周期的投资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造价估算、设计阶段的概预算编制、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以及竣工验收后的投资效益评估。
- 工程价格管理
主要针对工程承发包价格进行管理,通过招投标确定合理价格,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同时配合政府价格调控和政策实施。
三、管理目标
-
经济效益 :优化投资结构,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权益保障 :平衡投资者、承包商等各方经济权益,防范造价超支风险;
-
合规性 :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及市场规律,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四、管理内容
-
计价依据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价标准;
-
成本控制 :通过预算编制、进度监控、变更管理等手段控制实际支出;
-
动态管理 :建立造价预警机制,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和价格策略;
-
专业团队建设 :培养具备经济、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造价专业人才。
五、管理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管理提升项目整体效益,促进建设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