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两种主要计价方式如下:
一、定额计价
- 定义与特点
定额计价是依据国家或地方统一发布的预算定额,以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单价为基础,结合取费标准、材料价格及管理费、利润等费用计算工程造价。
- 指令性价格 :价格由政府统一发布,不能反映市场实际波动。
- 计价流程
-
计算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费)
-
按统一标准计算间接费、利润及税金
-
综合形成工程造价。
- 适用场景
传统工程、政府投资项目或对价格控制要求严格的项目。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
- 定义与特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基础,投标人根据清单自主报价,综合单价包含直接费、管理费、利润及风险因素。
- 市场性价格 :单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反映企业实际成本。
- 计价流程
-
拆分分部分项工程及措施项目
-
投标人编制综合单价(全费用单价)
-
竣工结算时按合同约定的综合单价执行。
- 优势与优势
-
量价分离 :措施项目费由投标人自主确定,避免“取费”纠纷
-
竞争性 :反映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市场竞争
-
灵活性 :结算时按实际完成量调整,适应工程变更。
三、主要区别对比
| 维度 | 定额计价 | 工程量清单计价 |
|------------|-----------------------------------|----------------------------------|
| 价格性质 | 指令性价格(政府统一) | 市场性价格(企业自主报价) |
| 成本反映 | 社会平均成本 | 个别企业实际成本 |
| 结算方式 | 固定综合单价 | 实际完成量调整后的综合单价 |
| 适用阶段 | 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程预算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招投标及结算 |
四、总结
定额计价适合对价格控制严格、工程量变化较小的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则更适合市场化程度高、需激励企业提升效率的工程。实际工程中,两者常结合使用,例如定额换算或补充定额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