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3月16日中央及地方发布的最新政策,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新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延迟退休全面实施
- 退休年龄调整
-
男性退休年龄从60周岁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退休年龄从50/55周岁延迟至55/58周岁,女性干部退休年龄进一步延长至58周岁。
-
2025年2月起,首批延迟退休人员将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 弹性退休制度
- 支持个人自主选择退休时间,灵活退休后仍可按月领取养老金,但需累计缴费满20年(从2030年起,每年增加6个月)。
二、养老金计发规则优化
- 最低缴费年限
- 从2030年起,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提高至20年,期间每年增加6个月。
- 养老金计发基数调整
-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及个人账户金额综合计算,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扣除已缴纳税款部分。
三、养老金发放管理强化
- 生存资格认证
-
需每年至少完成1次认证(可通过线上、线下或亲属协助),逾期12个月可能暂停发放养老金。
-
认证方式包括手机APP人脸识别、社区认证等。
- 防止重复领取
- 禁止重复领取养老金,多地参保不会叠加待遇。
四、其他配套调整
- 养老金调整机制
-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物价指数适时调整。
-
2025年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
- 特殊群体保障
- 艰苦边远地区、高龄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将获得额外倾斜补贴。
五、注意事项
-
地区差异 :具体调整幅度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关注当地社保部门通知。
-
待遇计算 :退休时月均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税基数按退休时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以上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退休人员需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并配合认证,以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