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职位描述中的歧视性语言是确保招聘公平性和合规性的关键。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语言表达规范
-
采用中性词汇
避免使用“男士”“女士”等性别化表述,改用“候选人”“申请人”“应聘者”等中性称谓。 例如:
-
不:男性优先、女性需已婚已育
-
正确:性别不限、家庭状况开放
-
-
避免年龄相关表述
不使用“年轻”“资深”“老练”等带有年龄偏好的词汇,改用“有经验的”“资格适合的”“适应力强”等中立描述。 例如:
-
不:35岁以下、90后优先
-
正确:年龄不限、经验丰富的优先
-
-
中性化地域与健康要求
避免限定“XX省人”“本地户籍优先”或“无乙肝携带”等条款,改为“全国范围内”“无健康禁忌”等。
二、内容结构优化
-
聚焦岗位核心要求
仅列出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技能、经验等客观条件,避免主观偏好性描述。 例如:
-
错误:90后优先,活泼开朗
-
正确: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熟练使用XX软件
-
-
明确岗位职责与福利
清晰说明工作内容、任职条件、薪酬范围等,避免模糊表述引发误解。
三、审核与反馈机制
-
内部审核与修订
定期审查岗位说明书及招聘广告,确保语言和内容符合反歧视要求,必要时进行调整。
-
建立反歧视培训体系
对招聘团队和面试官进行培训,提升其识别和避免歧视的能力。
-
设立举报渠道
鼓励员工举报歧视行为,保障举报者权益,并及时调查处理。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主观偏好 :用“具备相关经验”替代“XX星座适合”,用“能适应高强度工作”替代“年轻力壮”。
-
多样化招聘渠道 :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招聘信息,扩大覆盖范围。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遵守法律法规,又能营造公平、包容的招聘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