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3+2+1”模式,全国范围内的实施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一、全国统一科目与选考科目
-
全国统一科目
全国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所有考生均需参加,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
选考科目
-
模式差异 :
-
3+2+1 :考生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作为首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科(共12种组合);
-
3+1+2 :新增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再选科目范围扩大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科(共21种组合)。
-
-
实施范围 :
-
目前全国有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实行3+2+1模式,采用全国统一卷;
-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6个省份实行3+3模式;
-
宁夏自2025年起实行3+1+2模式。
-
-
二、考试时间安排
-
统一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时间全国统一;
-
选考科目 :
-
3+2+1模式:6月7-9日完成全部考试;
-
3+3模式:6月7-10日完成全部考试;
-
特殊说明:天津、上海等省份在选考科目时间安排上存在细微差异。
-
三、总成绩计算
- 分值构成 :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科目(300分)和选考科目(150分)组成,满分750分。
总结
高考“3+2+1”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并非完全统一,主要差异体现在:
-
选考科目范围 :3+2+1模式覆盖8个省份,3+3模式覆盖6个省份,宁夏自2025年新增为第五批改革省份;
-
考试时间 :3+2+1模式考试时间为6月7-9日,3+3模式为6月7-10日,部分省份存在细微时间差。
建议考生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招生计划和考试安排,以获取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