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新政策在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成绩构成、录取方式和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以下是对这些变化的详细解读。
2025年高考考试科目
科目组成
- 全国统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 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从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任选1门,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任选2门。
考试形式
- 全国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的9:00-11:30语文,15:00-17:00数学,6月8日的9:00-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17:00外语。
-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各省自主命题,每门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与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同期安排。
2025年高考时间安排
具体安排
- 考试时间: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
- 考试时长: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含听力)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2025年高考成绩构成
成绩组成
- 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门满分150分,外语满分15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部分30分)。
- 选择性考试科目:首选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文化成绩,再选科目依据等级赋分办法转换为等级分数后计入高考文化成绩。
等级赋分
- 赋分方法:再选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等比例转换办法”转换为等级分数,满分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
- 等级划分: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2025年高考录取方式
投档录取模式
- 普通类:设置普通本科提前批、普通本科批、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普通高职(专科)批4个批次,普通本科批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 艺术类、体育类:分别设置相应的批次和志愿,具体安排各省略有不同。
录取规则
-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降低了考生落榜风险。
-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适用于部分特殊类型招生。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
志愿填报模式
- 院校专业组模式:考生先选择院校,再选择院校内的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包含多个相关专业。
- 志愿填报数量:普通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45个志愿,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每次最多可填报70个志愿。
填报策略
- 合理设置志愿梯度:考生需要合理设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层次的志愿,以提高录取概率。
- 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考生应深入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情况和发展前景。
2025年高考新政策在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成绩构成、录取方式和志愿填报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考生和家长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变化,合理规划复习计划和志愿填报策略,以应对新高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