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联考是否画照片
部分地区存在画照片的情况
在当下的美术联考中,部分地区存在画照片的考试形式。例如2022年安徽美术联考的素描仍是画照片;2024年浙江美术联考色彩考题要求考生根据黑白照片画色彩画,题目给出了包含三块衬布(一块深色)、一个深色陶罐等具体静物组合的黑白照片,考生需以横构图、暖色调完成色彩画创作。
联考形式的转变
早期美术联考刚出现的几年,考试方式和各校校考区别不大,保留了美术考试对模特写生等基本特征。但从5、6年前开始,各省的联考考场先后不再使用模特,而是以给考生统一发放照片代替对模特写生。色彩考试则发放静物照片,黑白彩色都有可能,让学生根据照片内容画出色彩静物。这种做法的优势明显,相较于每年在考场聘用大量模特或使用静物,使用照片整齐划一,成本低,易操作。
画照片引发的争议
对于美术联考画照片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争议。一些观点认为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弊端,从造型能力讲,照片已经固化了物体的形象,画照片大大弱化了考生对视觉形象的塑造,削弱了造型能力的训练;从默写能力讲,照片会抑制人的想象力。如果长期以“画照片”的考试方法衡量考生,会使考生局限于照片,阻断对场景和人物的细微观察,慢慢地使人失去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而且这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和主旨,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还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教学中,照片不能提供自然的丰富特征,只能显现某个僵死的平面与凝固的瞬间,对着照片画画完全违背了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对自然各种特征感受能力的要求。中国艺术自古有师造化的传统,历代中国画家对写生非常重视,西方在摄影术出现后的近两百年也从未使用照片作为考察学生绘画水平的方式。
不过,联考产生的原因本是为了解决数量庞大且水平不那么高的美术考生报考地方美术院校或专业的需求,对于很多由普通高中文化课不甚理想、美术基础基本为零的学生来说,美术考试画模特还是画照片区别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