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为加分范围缩窄、分值调整及部分省份取消该政策。具体政策如下:
一、分省政策要点
-
四川省
- 三州十七县两区(如甘孜州、阿坝州等)的少数民族考生:
- 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高校:加20分;
- 报考省属高校本科第一批次:加20分,其他院校加50分。
- 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 报考本科第一批次:加10分,其他院校加25分。
- 汉族考生在上述地区报考也有5-25分不等的加分。
- 三州十七县两区(如甘孜州、阿坝州等)的少数民族考生:
-
湖南省
- 少数民族自治州/县及少数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
- 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
- 散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南四地州(和田、喀什等)的11个少数民族考生:
- 报考普通类及单列类招生计划:加15分;
- 其他普通类计划:加5分。
- 南四地州(和田、喀什等)的11个少数民族考生:
-
重庆市
- 户籍、学籍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且连续就读满3年的考生:
- 普通类加10分,艺术/体育类加5分。
- 户籍、学籍均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且连续就读满3年的考生:
-
辽宁省
- 喀左、阜新等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考生:加4分。
-
河南省
- 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仅保留边疆/山区等特殊地区的加分。
二、全国性调整趋势
-
加分范围缩窄
- 多数省份仅对聚居地区(如自治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保留加分,散居地区普遍取消。
- 部分省份(如湖南、四川)对汉族考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报考也给予加分。
-
加分分值差异大
- 加分幅度从4分(辽宁)到20分(四川、湖南)不等,部分省份根据报考高校类型设定不同分值。
-
政策取消或转型
- 教育资源均衡省份(如河南)全面取消少数民族加分;
- 部分省份调整为“区域加分”,即按考生所在地区而非民族身份给予优惠。
三、申请条件与限制
- 户籍与学籍要求:多数省份要求考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有连续3年户籍及实际就读经历。
- 证明材料:需通过户籍证明或民族事务部门审核确认民族身份。
- 适用考试类型:主要针对普通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可能参照执行。
建议考生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细则为准,并注意2024年多地政策申报截止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