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保22号文(即《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计发指数”主要体现为平均缴费指数,该指数是计算养老金待遇的核心参数之一,具体规则如下:
一、计发指数的定义与作用
-
平均缴费指数
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江西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加权计算得出,反映参保人整体缴费水平。例如:按60%基数缴费对应指数0.6,按100%基数缴费对应指数1.0,按300%基数缴费对应指数3.0。 -
在养老金计算中的应用
-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计发基数 × (1 + 平均缴费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其中计发基数采用江西省统一公布的数值(如2023年为6747元)。 -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 计发基数 × 平均缴费指数 × 视同缴费年限 × 1.3%
视同缴费年限通常指1995年9月30日前的工龄。
- 基础养老金:
二、特殊情况的指数处理
- 视同缴费年限的指数:部分地区或案例中可能统一采用固定值(如抚州某案例中视同缴费年限的计发指数为0.554)。
- 缴费基数上下限:个人缴费工资低于省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高于300%的按300%封顶,直接影响平均缴费指数范围。
三、计发基数的调整机制
江西省每年公布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如2022年6569元→2023年6747元,增幅2.7%),该基数直接影响养老金待遇计算结果。
总结:计发指数通过量化个人缴费水平,与缴费年限、计发基数共同决定养老金待遇。参保人可通过提高缴费基数或延长缴费年限提升指数,从而增加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