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对口援疆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累计26年,形成了“医疗、产业、民生”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以下是主要历史沿革:
一、工作启动与组织架构
-
2011年-2019年奠基阶段
河北省首次启动对口援疆工作,重点援建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包括教育、医疗、住房改善等。例如,2011年计划投入17.5亿元,推进了多个试点项目。
-
2019年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
2019年12月,第九批1979名援疆干部人才(含375名计划内、1604名柔性人员)正式抵达新疆巴州和兵团第二师,开启新一轮援疆高潮。
二、重点领域实施成果
-
医疗援疆
-
建成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等教育机构,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
实施医疗援疆项目,改善各族群众就医条件,守护身心健康。
-
-
产业援疆
-
推动河北优势产业转移,建立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和工业园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例如,保定市援建铁门关市工业园区,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
-
-
民生援疆
-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援建城乡居民住宅和基础设施项目。
-
推广农业技术,助力新疆农业现代化。
-
三、政策与资金支持
-
资金投入 :截至2024年,累计安排援疆资金27.8亿元,已拨付22.24亿元,实施144项援疆项目。
-
品牌化援疆 :推行“组团式”“托管式”援疆模式,注重民生、智力、产业协同发展。
四、社会影响与展望
-
民族团结 :通过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民族融合,形成“河北元素”与新疆特色相结合的发展新格局。
-
未来规划 :持续加大投入,深化医疗、产业合作,推动受援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援疆工作以“山川一脉同风雨”为理念,通过多领域、多层次合作,将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受援地发展动力,成为新时代对口援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