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
这一信息在多个历史文献中均有明确记载,包括《三国志》及后世对诸葛亮的评价和分析。他的生平事迹和智慧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
这一信息在多个历史文献中均有明确记载,包括《三国志》及后世对诸葛亮的评价和分析。他的生平事迹和智慧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邓愈作为明朝开国功臣,虽深受朱元璋器重,但其后代在洪武中后期遭到灭族之祸,主要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直接导火索:卷入政治案件 长子邓镇被控谋反 邓愈长子邓镇袭爵后,因与李善长家族联姻,在1390年“胡惟庸案”中被朱元璋视为“逆党同谋”,以“参与谋反”罪名诛杀。尽管邓镇本人并无实质反叛证据,但朱元璋借此清除潜在威胁。 女儿邓氏受秦王案牵连 邓愈之女嫁予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为妃
邓愈未被朱元璋杀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卓越的军事贡献和朱元璋对其的高度信任。邓愈自16岁投奔朱元璋以来,屡立战功,参与平定江南、收复徽州、击退陈友谅等关键战役,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朱元璋曾评价他“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并在其病逝后亲自迎接灵柩,追封为宁河王,厚葬于南京雨花台。 邓愈家族虽因长子邓镇卷入李善长案被牵连(邓镇因娶李善长外孙女而被杀,爵位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