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现行的动物保护等级体系一览表,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共23种)
-
濒危程度最高
包括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雪豹、朱鹮等。
-
法律保护最严格
禁止猎捕、杀害、交易及制品,设立自然保护区。
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共84种)
-
濒危程度较高
如亚洲象、黑麂、金钱豹、穿山甲、大灵猫等。
-
法律保护较严
限制猎捕、交易,禁止使用禁用工具或方法狩猎。
三、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数量较多)
-
濒危程度较低
包括野牛、黄羊、鸳鸯、红鹳等。
-
法律保护适度
需防止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等威胁。
四、其他保护类别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I
部分物种参照一级/二级保护管理,如虎纹蛙、穿山甲属所有种。
-
省重点保护动物
各省根据本地生态特点制定保护措施。
-
三有保护动物
包括有重要生态、科学或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补充说明
-
数量认定标准 :一级保护动物(如大熊猫)单只即属情节特别严重;二级保护动物需根据种群数量认定。
-
法律后果 :非法猎捕、贩卖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分类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制定,旨在通过分级保护体系维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