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451定额是《信息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的简称,由工信部于2016年发布,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定额适用于通信建设工程的计价、工程量测算及造价管理,其核心应用要点如下:
一、适用范围
覆盖通信工程中的施工安装、装置设备、材料设备、工程量测算及计价等全流程。
二、核心应用内容
-
工程量测算与计价
通过专业软件实现自动化测算,提高预算准确性。例如,某案例中因未考虑塔桅二次搬运费用,导致结算误差达8.7万元。
-
施工安装规范
需严格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如设备安装需配套抗震支架、天线调测需预调测等。
-
装置与设备选型
遵循国家规范及业务需求,例如选择功耗更低的AAU设备可降低电费。
-
材料质量保障
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实务操作要点
-
三维对照思维
在概预算编制中,需将设备清单与施工图、材料表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三维对照,避免漏项。
-
费用漏斗模型
构建包含直接工程费(设备+材料+人工)、措施费(如冬雨季施工费)及规费的漏斗模型。
-
工程量核算方法
采用“三阶测量法”:初勘用无人机航测,复勘用激光测距仪,终勘通过三维建模软件模拟线缆路由。
-
费率与调整
根据工程类别(如光缆线路、传输设备)选择对应费率,小工日调整仅适用于特定工程类型。
四、价值提升建议
-
设备选型优化 :通过功耗比选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
施工方案优化 :预制化安装可缩短工期15-20天。
-
资源复用分析 :检测旧站蓄电池利用率,提升35%。
五、定额版本与更新
当前最新版本为2017年发布的451定额,替代了2008年的75定额,计价规则和指标均有所优化。
通过规范应用451定额,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建设效率,并保障通信工程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