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价审核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高估冒算、重复结算、虚假结算、工程量计算错误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失真,影响项目投资效益。以下将分点阐述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及解决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1. 高估冒算问题
高估冒算是指施工单位在结算过程中故意夸大工程量或费用,以获取更多利润。例如,未实际施工的项目仍计入结算费用,或通过虚假签证增加工程量。
解决方法:
- 审核时严格核对工程量计算规则,确保每项工程量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 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签证文件进行逐一核实,避免虚假签证。
2. 重复结算问题
重复结算指同一工程内容在不同项目中重复计算费用。例如,在不同分项工程中重复计算相同工程量,或未扣除已包含在定额中的费用。
解决方法:
- 审核人员应熟悉定额的使用说明,确保工程量计算不重复。
- 采用重点审查法,对容易重复计算的部位进行重点关注。
3. 虚假结算问题
虚假结算是指施工单位通过伪造资料或虚报工程量等方式,虚增工程费用。例如,伪造材料采购发票或虚报材料使用量。
解决方法:
- 加强对施工单位提交资料的审核,必要时进行实地勘察。
- 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结算资料进行独立审查。
4. 工程量计算错误
工程量计算错误是造价审核中最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造价偏差较大。例如,计算公式错误、尺寸测量不准确等。
解决方法:
- 审核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工程量计算能力,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
- 使用专业的工程量计算软件,提高计算准确性。
5. 材料与设备费用不合理
材料与设备费用不合理是指施工单位虚报材料价格或使用低劣材料,以降低成本。
解决方法:
- 对主要材料价格进行市场调查,确保价格合理。
- 审核材料采购合同及发票,避免价格虚高。
总结与建议
造价审核是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的重要环节,审核人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应重点关注高估冒算、重复结算、虚假结算等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提高造价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项目投资效益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