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的报名人数通常以区间形式显示,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
0-2人 :显示为蓝色,代表竞争较为激烈
-
3-50人 :显示为黄色,属于中等竞争岗位
-
51人及以上 :显示为红色,竞争非常激烈
这种显示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快速了解岗位的竞争热度,但具体报名人数需以考试机构最终公布的补报名结果为准。例如,2023年江苏省考报名时,6946个岗位显示0-2人区间,197个岗位显示3-50人区间,而51人及以上的红色岗位尚未出现。
省考的报名人数通常以区间形式显示,具体分为以下三类:
0-2人 :显示为蓝色,代表竞争较为激烈
3-50人 :显示为黄色,属于中等竞争岗位
51人及以上 :显示为红色,竞争非常激烈
这种显示方式可以帮助考生快速了解岗位的竞争热度,但具体报名人数需以考试机构最终公布的补报名结果为准。例如,2023年江苏省考报名时,6946个岗位显示0-2人区间,197个岗位显示3-50人区间,而51人及以上的红色岗位尚未出现。
查询省考职位报名人数的核心方法是通过官方渠道(如省考官网、报名系统)实时获取数据,关键操作包括登录系统、选择职位、查看统计表。 这一信息能帮助考生评估竞争强度,优化报考策略。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官网查询 :各省公务员考试官网通常设有“报名情况统计”专栏,考生需输入年份、地区、职位代码等信息查询实时数据。例如河北省考需在报名系统内点击“职位查询”,筛选后查看待审核、已通过
根据最新信息,江西省高考试卷使用情况如下: 当前使用全国乙卷 江西自2021年起采用全国乙卷,与以下省份使用相同试卷: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河南、山西、安徽。 新高考改革省份 江西目前未全面实行新高考改革,仍采用传统的高考模式(全国乙卷),但部分省份(如河南、安徽、山西)自2021年起已试点新高考1卷("3+1+2"模式)。江西在高考模式上与这些省份存在差异。
浙江技校单招考试可以直接考本科吗?答案是:不能。但通过单招进入高职后,学生仍有机会通过专升本等途径升入本科院校。 单招考试的性质 浙江技校单招(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主要面向中职、技校学生,考试由高职院校自主命题,录取后进入专科层次学习,属于高职教育范畴,不涉及本科录取。 升学本科的途径 专升本考试 :高职毕业后可参加浙江省统一专升本考试,通过后进入本科院校学习
江西户籍在福建高考是可行的,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条件一览 学籍要求 :考生需在福建省拥有高中阶段的连续三年完整学籍,并实际就读。 父母要求 :考生父母一方需在福建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并缴纳社会保险满一定年限(具体年限以各地区规定为准)。 户籍要求 :考生户籍需在高考报名前迁入福建省,或满足其他特定户籍迁入条件。 其他要求 :考生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符合教育部
福建和江西高考卷子不完全一样。 目前福建省采用新高考I卷(语数外全国统考+选考科目自主命题),而江西省使用全国乙卷(全科统考),两者在命题范围、科目组合和难度上存在差异,但部分统考科目可能重叠。 试卷类型差异 :福建自2024年起实行“3+1+2”新高考模式,语数外采用教育部命题的新高考I卷,物理、历史等选考科目由本省自主命题;江西仍沿用传统文理分科模式
江西更难 综合多来源信息,江西高考与福建高考的难度对比可总结如下: 一、整体难度差异 试卷难度 江西使用全国一卷,而福建使用全国三卷。普遍观点认为全国一卷的难度大于全国三卷。例如,江西数学使用北师大版,该版本被评价为难度较高。 竞争压力与录取率 江西考生人数多(2024年达50万)且复读生比例高,导致分母增大、录取率较低。例如,560分考生在江西可能只能进入普通211大学
高考的难度因人而异,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对江西和广东两省的高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高考报名人数 江西 :2025年预计为66万人,较2024年增长了3%。 广东 :2024年约为76万人,2025年预计也保持在这一水平。 高校资源 江西 :只有一所211高校(南昌大学),985高校数量为零。 广东 :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但985高校数量相对较少。 高考模式与试题难度 江西
根据2024年江西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历史试卷的命题情况如下: 全国统一命题部分 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三门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采用全国卷。 江西省自主命题部分 选考科目中的历史由江西省单独命题,属于本省自主出题范围。例如: 2024年九省联考历史试卷由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联合其他省份命题; 南昌市、赣州市等地也组织过本省一诊、二诊等模拟考试
1-6人 省考单个岗位的招录人数因岗位类型、地区政策及当年报考热度差异较大,具体分析如下: 一、岗位招录人数的常规范围 多数岗位招录1-2人 通常情况下,省考岗位以1-2人录取为主流,例如招1人的岗位常进面3人,招2人的岗位可能进面4-6人。 少数岗位竞争激烈 部分热门岗位或特殊职位竞争尤为激烈,可能出现0人报名或几十人竞争的情况。例如: 限制条件少的岗位可能吸引数百人报考;
要查询自己在省考中报考的岗位报名人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官方网站查询 : 访问所在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官方网站,通常在“考试公告”、“职位查询”等板块可以找到相关信息。选择相应的年份、省份、地市、单位以及岗位代码来查看具体的报名人数。 报名系统查询 : 登录当地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报名系统,找到“报名情况浏览”或类似的按钮,选择心仪职位所在系统,点击“查询”即可查看报名人数。 官方微信公众号
根据近年公务员考试数据,以下专业在招录岗位数量上表现突出,供考生参考: 一、招录岗位数量最多的专业 经济学类 财政学、金融学等细分方向需求广泛,尤其在税务、发改委、审计署等机构占据重要地位。 财政学类 财政局、税务局、审计署等核心部门长期招聘,岗位数量稳定且覆盖面广。 法学类 公检法系统(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海关等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 计算机类 政府信息化部门(如网信办、大数据中心)
考公务员适合报考的专业包括:法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统计学类、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 1. 法学类专业 法学类专业是考公务员的传统热门专业,如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等。这些专业在公务员考试中招录人数较多,且职位选择范围较广。 2. 经济学类专业 经济学类专业包括经济学
公务员一个岗位进入面试的人数根据岗位类型和招录计划确定,具体规则如下: 一、常规比例范围 主流比例 多数岗位采用 1:3 的进面比例,即每招录1人,面试人数为3人。 特殊岗位调整 部分专业性强、竞争激烈的岗位可能采用 1:4 或 1:5 的比例; 省部级或高级别岗位可能进一步降低比例至 1:5 。 二、比例确定依据 岗位计划招聘人数 :直接决定面试入围基数(如招录2人则面试6人);
低竞争+应届生优势+专业适配 以下是考公选岗时提升上岸可能性的综合策略,结合权威信息整理为六个核心要点: 一、优先选择竞争较小的岗位 控制竞争比 :竞争比超过1000的“神级岗位”需谨慎考虑,建议优先选择竞争比低于50的岗位; 避开热门岗位 :近三年省考进面分逐年上升,需关注报名数据,避开“神仙打架”的岗位; 关注特殊身份 :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等
是的,公务员考试中存在不限专业的岗位,但竞争异常激烈且多集中在基层或特定领域 。这类岗位为跨专业考生提供了机会,但需注意报考比例常达几百比一,且工作地点可能偏远。 常见不限专业岗位类型 主要包括三类:综合管理类 (如区县政府的行政、文秘岗)、行政执法类 (如公安、城管基层岗)、社会服务类 (如社区工作者)。海事局
国考官网或省考官网 关于公务员招录岗位的查询渠道,根据考试类型和地区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国家公务员招录岗位查询 国家公务员局官网 国家公务员的招录信息由国家公务员局统一发布,考生需访问官网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页面,下载职位表后查看具体岗位要求、招录人数、报名条件等信息。 招录公告附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常在每年10月左右发布公告,公告的附件中会包含职位表